各学院:
根据《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其实施细则有关规定和要求,现面向公路交通运输行业开展2025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申报工作。
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紧密围绕行业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及“卡脖子”问题,重点支持原创性、引领性的行业科技成果和技术发明,鼓励交通运输现代工程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引领技术成果,大力倡导“专”“精”“特”“新”技术创新成果,为公路交通运输行业的科技进步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
一、申报奖项
2025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包括:
1. 科学技术进步奖
2. 技术发明奖
3. 青年科技奖
4. 创新团队奖
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注重成果的创新性、先进性和应用推广价值,重在奖励公路交通行业具有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科技创新成果(含技术开发类、软科学类、标准类、科普类),旨在推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促进公路交通行业整体科技水平提升。
中国公路学会技术发明奖聚焦成果的首创性、技术价值和行业技术突破,重在奖励公路交通行业具有重大原创性的技术发明,致力于攻克公路交通领域的“卡脖子”技术难题,进一步提升公路交通行业关键核心技术产品的自主化水平。
中国公路学会青年科技奖旨在激发公路交通行业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培养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中国公路学会创新团队奖旨在表彰长期开展科技活动并取得重大创新性成果的科技创新群体,推动团队构建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形成推动行业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申报方式
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技术发明奖可推荐申报和直接申报;中国公路学会青年科技奖、创新团队奖限推荐申报。
1. 推荐申报:申报单位在线填写申报书并提交至推荐单位,推荐单位应对申报材料真实性、合规性进行审核,科学确定推荐等级并签署意见,择优提交至中国公路学会。推荐单位具体名单详见通知中的附件1《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推荐单位名录》。
2. 直接申报:无推荐单位的申报单位,若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可直接在线填写申报书,并提交至中国公路学会。
三、申报要求
各奖项详细申报条件可登录中国公路学会官网或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申报管理系统,下载《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其实施细则进行查阅。
1. 申报科学技术进步奖(技术开发类)、技术发明奖的项目,须提供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行业主管部门,或省级及以上行业学(协)会、专业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出具的评价证书。申报科学技术进步奖(软科学类、标准类、科普类)的项目可不提供评价证书。
评价日期应在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7月15日期间。
2. 已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成果,不得重复申报。申报项目所涉及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创新点、发明点及其证明材料,必须为本项目所独有。
3. 同一技术成果不得在同一年度同时申报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
4. 科学技术进步奖、技术发明奖鼓励专项技术成果或成套技术成果申报,不建议将缺乏内在关联性的多项成果整合申报。
5. 凡往年申报过本奖项且未获得奖励的项目,若在后续研究过程中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和突破,可再次申报。但连续两次申报均未获奖的项目,将不再受理。
6. 青年科技奖候选人年龄应在45周岁及以下(1980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且须为中国公路学会个人会员。
7. 创新团队奖候选团队需成立5年以上(2020年12月31日前成立);团队带头人应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从事该技术领域十五年以上工作经验。
8. 每个推荐单位推荐科学技术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的项目数量不限;推荐青年科技奖候选人不超过2人;推荐创新团队奖候选团队限1个。
9. 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不受理涉密项目的申报。
10. 党政机关干部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申报的,需事先征得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同意。
四、系统申报
申报系统开放时间为2025年5月1日00:00至2025年7月1日24:00。请于7月1日前完成系统填报。
申报系统登录网址为 http://award.chts.cn。
五、纸质材料报送
1. 纸质材料报送要求:申报书封面、主件和附件均应从申报系统中直接生成,双面打印(签字盖章页可单面打印),封面、主件和附件应合订,纸张规格A4,竖向左侧胶装。
2. 纸质材料报送时间:请将纸质申报书原件1份(标准类项目还需提供正式出版的标准全文1份,科普类项目还需提供公开出版发行的科普出版物1份),于2025年7月10日前交科技处。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邢元元
电话:85071133
邮箱:xingyuanyuan@qut.edu.cn
地点:黄岛校区现代教育中心307室
科技处
2025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