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为做好2025年度中国节能协会科学技术奖项的申报工作,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根据《中国节能协会创新奖评审办法(修订版)》的有关要求,现将2025年度协会科技奖申报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设奖类别
经评审委员会研究,中国节能协会创新奖设立三大类:节能减排科技进步奖、节能减排技术发明奖、节能减排科技成就奖。
二、申报条件
科技进步奖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申报单位一般应为独立法人单位,具有一定的研发和应用推广能力,企业注册时间通常要求3年以上,具有突出创新的年限可适当放宽。
(二)具有独立自主研发能力和水平,其技术在节能减排技术、工艺、产品等方面有重要创新,推动了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
(三)该项技术应经过实践应用,一般要求应用1年以上,并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如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成本等,且科技成果转化程度高,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和扩散能力。
(四)不存在项目权属、主要完成单位和主要完成人及其排序方面的争议。
(五)近2年完成科技成果评价。
技术发明奖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申报人应为该项技术发明的全部或者主要核心技术的独立完成人。
(二)需首次发明、发现或者尚未公开,属国内外首创,在节能减排的新工艺、新材料、新系统能效提升等方面有重大技术突破,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推动相关领域技术迭代更新。
(三)该成果应具有行业领先性,其主要性能、节能减排效果、技术经济指标等在国际或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且经过2年以上试验、应用。
(四)需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如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企业成本等,其节能减排效果测算应符合相关要求。
(五)不存在项目权属、主要完成单位和主要完成人及其排序方面的争议。
(六)近2年完成科技成果评价。
科技成就奖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能够提出全新的理念、方法或技术,以解决节能减排问题。
(二)创新思想已经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三)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证明个人在节能减排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并能够有效地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四)申报人应是主要发明成果的第一完成人,多年从事发明创造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拥有高水平的、且转化实施后获得了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明成果,且无知识产权纠纷。
三、申报范围
(一)已经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含),不属奖励范围,不得申报。
(二)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合作完成的项目,须由项目牵头单位与其他合作单位协商一致联合申报。若有争议,项目牵头单位不得单独申报。
(三)凡涉及国防、国家安全领域的保密项目不得申报中国节能协会创新奖。
四、申报方式
(一)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推荐;
(二)行业协会、地方协会、中国节能协会专业委员会推荐;
(三)其他企事业单位推荐;
(四)自行申报。
五、申报要求
(一)推荐申报:申报单位在协会官方网站下载《申报书》严格按照申报要求及填写说明填写申报材料并提交给各相关推荐单位,由推荐单位进行初审。
(二)企业直报:申报单位在协会官方网站下载《申报书》严格按照申报要求及填写说明填写申报材料并提交由协会审核。
(三)《申报书》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格式(《中国节能协会创新奖申报书附件》下载生成)打印,采用A4纸(高297mm、宽210mm)竖装,左边为装订边,宽度不小于25mm,文字及图表应限定在高257mm、宽170mm的规格内排印,正文内容文字应不小于5号字,附件材料的尺寸规格应与《申报书》一致。
(四)申报材料必须字迹清楚,签署真实、准确、齐全,印章清晰可辨。《申报书》及其附件材料应按上述申报材料顺序合装成册,装订必须整齐牢固,加封面,并要求尽量正反面打印(复印);装订成册,一式3份(至少1份原件),电子文件(刻光盘或u盘,内容要求Word及pdf整套文件格式各一份)o
(五)申报时间:申报限时为2025年4月1日―7月15日,纸质版截止时间为:2025年7月15日前,过期不再受理。
六、联系方式
联 系 人:邢元元
联系电话:85071133
电子邮箱:xingyuanyuan@qut.edu.cn
联系地址:黄岛校区现代教育中心307室
科技处
2025年4月10日